高考646分上三本?
高考考了646分,结果上了三本?开的是什么玩笑?
然而这是真的。据浙江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公布的《浙江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平行投档(一段)分数线》,有网友自行把各校按所有专业最低的投档分数线进行了排名,得出的结论就是浙江有考生考了646分,全省排第5760名,结果被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录取了。这所学校虽然挂着同济大学的名头,但却连分校都不是,而就是一个与社会合办的独立学院,在还没进行高招改革的地方,录取批次在二本之后,货真价实的“三本”。
浙江这次的分数线,清一色的名校中,两个三本“独立学院”异常扎眼,图片据知乎网友“金玄易”
有人猜,是浙江考生太恋家造成的。还真不是,还有几所外地的三本院校分数线出奇地高,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637分),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614分),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631分),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609分)等。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的分数线甚至比“爹娘”——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还要高。600分上三本,莫非是时代变了?
答案其实就只有一个,今年的浙江高考招生进行了重大改革,志愿填报方式从以前人们熟悉的“分批报”,改为“不分批次,专业平行投档”。换言之,本科一批、二批、三批不再分别报名了,而是混在一起,各个学校也不分批招生了,原先的三本院校和重点大学可以同时招学生。并且,原先报志愿是先确定学校再定专业,现在每个志愿就是一个“高校+专业”组合,并且可以打乱,举个例子,即可以第一志愿报北大经济学,第二志愿填清华计算机,第三志愿又填回北大法学。所以,浙江考生最多可以填报80个志愿。这几个600分上三本的情况,大概率就是填志愿的时候犯了低级错误——这些600分实力的考生,把三本学校填到志愿列表中了,也许没太当真填的是很低的顺位,但由于第一年改革没有经验,不幸就被三本学校给录取了。
浙江考试院公布的分数线中,还附带了计划招生数,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在浙江计划招生80人。很多人就非常惊恐——这是不是说明这个三本学校录取了80名超过646分的考生?因为按照以前的录取经验,所谓投档线就是录取的最低分,既然要招80个人,那就说明这80个人分数都比646高才对。果真如此的话,那本次浙江高招可以说是天下大乱了,难不成还有这么多考生填志愿时犯了低级错误?
这个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这次浙江高招改革,为了过渡顺利,设立了一个“分段填报”的制度,第一段是排名前20%的考生,第二段是排名20%~60%的考生,第三段是排名60%~90%的考生。目前完成和公布了的,就是第一段而已。所以,真实的情况就是,在这排名前20%、成绩较好的考生中,只有极个别填了三本学校,然后被录取,他们的分数自然也就成了所谓的投档分数线。其实这些三本学校录取的大头在后几段的学生之中。
高校分批次并不是天经地义的
新闻解读完了,其实就是个别考生闹了乌龙,非常令人同情。但这里要说的是,浙江高招的不分批改革,其实是利大于弊的好事。
自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录取都是采用按录取批次的方式。即提前批、一本、二本、三本、一专、二专等等,按顺序来。绝大部分人从来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甚至认为是天经地义——提前批是特殊类型的学校选拔特殊人才,一本学校先招是因为985、211这些好学校要的就是高分的人才,二本学校进场招的是普通人才,三本、专科就招些“不成器”的“庸才”,次序有分,各司其职,不是挺应该的吗?
错了,这并不是天经地义的。作为考生,凭什么我高考考得差,就要被定义为“三本” 学校出来的?这个名头甚至要跟一辈子;作为高校,有一些是起点低、资源差,捡别的学校挑剩的学生是无可避免的,但凭什么就被永远圈定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呢?
北京高招录取现场,以前录取都是不同学校分批次进驻
事实上,人们之所以此前认为分批录取没有什么不妥,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习惯成自然。在前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副校长蔡达峰看来,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按批次录取的做法,是计划经济时代分配制度的产物,已经不适合时代的需要。
取消分批录取,首先就是有利于打破一二三本批次的壁垒,有助于倒逼高校提升办学质量,有利于激发高校竞争热情。就拿三本院校来说,其办学者也是有业绩需求的,就算起点低、师资差、资源少无法全方位与一流大学竞争,但若集中资源投入到少数专业,未必不能取得一些成就,而且,至少得允许这些学校走这个路径吧?所以当然得给这些学校机会,也能招到优秀的生源。否则的话,这些学校说不定只能靠“坑蒙拐骗”来提高业绩。
对于学生来讲,取消分批录取,有利于让考生有更多选择,就算竞争不过,好歹有尝试的机会。政府通过设定录取批次,来限定考生的选择范围,不仅缺乏依据,还会影响考生的判断。在蔡达峰看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的选择结果决定于自己的能力,这是公共教育管理的重要原则,也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思想。高考的政策和程序,一定要对所有考生都平等。
目前,教育界已经认识到取消分批次的意义所在,除浙江以外,今年还有很多省份开始合并录取批次。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高招要最终实现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高等教育去行政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攫取了超量资源的985、211称号,什么时候能够取消?取消了才能声称在高等教育领域真正推进了教育公平。
你能想象,美国排名一百多名的学校,能出3个诺贝尔奖得主吗?
在打破壁垒,实现高等教育“扁平化”方面,全世界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堪称表率。美国没有什么一本、二本、三本,有的只是私立大学和公立/州立大学的分别。有钱人上私立大学,低收入阶层上公立大学,但公立大学通过政府的科学投入,也能跟私立大学竞争,比如世界著名的加州大学。
美国也没有什么985、211,官方从来没有大学排名,排名的全都是民间机构,有几十种不同的排名供人们参考,之所以这些排名有很大不同,是因为美国大学发展比较均衡,不会像中国大学在档次上那么分明。举个例子,在USNEWS这家机构的大学排名是比较权威的,榜单上排名第68位的是匹兹堡大学,排第111位的是内布拉斯加-林肯 大学,你能想象这两所学校各自培养了三名诺贝尔奖得主吗?根据武书连的2017年中国大学排名,排第68的是陕西师范大学,第111的是济南大学,别说诺贝尔奖了,全国一流的学者恐怕都较难培养出来。
阿克伦大学是美国综合排名很靠后的学校,但其高分子实验室却是世界一流
再比如,美国有个学校叫阿克伦大学,USNEWS的榜单上前300名不入,另外的榜单上也就相当于美国500至1000名之间的学校,但这个学校却是美国单独设有高分子系的著名学校之一,在高分子方向上可谓实力非凡,在全美的专业排名第二,与第一名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不相上下。学校所在的城市阿克伦市在世界高分子领域尤其是橡胶研究方面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在此建立了橡胶研究中心,以研制和生产轮胎等战需品,该研究中心就是现在该校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著名的轮胎公司Goodyear也是从这里走向世界。而你能想象,国内差不多排名的南阳理工学院、重庆三峡学院能出这么牛的专业吗?
出现这种情况的前提,就是这些美国普通的学校也有机会招到一流的学生,事实上很多美国学生选择高校时并不是那么看中名气,因为排名靠后的学校也有很多值得称道之处,很多人还质疑大学排名是否真的有用。据知乎网友Brian介绍,华盛顿邮报的教育专栏作家 Jay Mathaws详细报道过一个关于大学的声誉(包括学校排名等因素)和其毕业生工作15年后的年薪并没有任何关系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有关系的是高中成绩,那些在高中期间成绩类似的学生工作后的年薪也在同一水平。只根据工作后的年薪这一数据,你根本无法分辨谁是常春藤盟校的毕业生,谁是州立大学的毕业生。Mathews 认为,很多学生足够聪明也足够有能力去那些名校,但出于各种原因,他们没有选择去名校,而这并没有阻碍他们的发展。
减少大学的等级之分,有很多好处
大学扁平化,没有显著的等级之分,除了有利于促进竞争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好处。最明显的作用是让学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美国人上大学是充分地双向选择,学生是主动去而不是被动“掉到”某个学校,于是对学校会很认可,学校总会有的优秀之处能让学生感到自豪,于是美国各学校普遍产生了浓郁的校友文化,所以NCAA大学篮球比赛能比NBA还热闹,这有利于学生们努力为学校争光,重视学校的名誉。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校友捐赠。美国大学接受了大量校友捐赠后,又反过来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全美大学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的NCAA篮球比赛,很好展现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扁平化特征
而中国这边呢?除少数精英学校外,绝大部分的学校,其学生对母校都少有归属感。前几年某专业网站曾做过一次市场调查,内容是:如果你身价过千万,并且满足了自己一切的物质需要后,你会捐钱给母校吗?设计答案有5个:1,会,我会捐给我的大学母校;2,会,我会捐给我的高中母校;3,会,我会捐给我的初中和小学;4,不会,我没有义务;5,不会,我会捐给慈善机构和希望小学。
结果,在收到的反馈中,没有一个愿意为大学母校捐款。有10%的网友愿捐给自己的初中和小学;有20%的网友认为不会为母校捐款,因为自己没有捐款义务;而70%的网友认为不会为自己的母校捐款,他们更愿意把钱捐给慈善机构或者希望小学。
这足以说明,大部分中国人对学校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给自己的益处,认同是很有限的,因此并没有捐赠给母校的动力。
减少大学的等级之分,也是消除歧视的有效路径。有调查显示,42.5%的受访者认为,各地取消本科三批对淡化学校歧视作用大,很多以前视三本为耻的人,在学校变为二本之后,都会觉得有面子一些。别再给不同的大学贴上阶级标签,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也是人之常情。
让每位中专生都能考上大学;考更高的分,选更好的学校!
本站高职高考网,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www.3agaozhi.com/qita/15157.html
暂无评论